营养知识
食物营养
饮品营养
科学饮食
主妇厨房
饮食文化
菜谱大全
排行榜
精彩回顾
您的位置:首页 >> 饮食频道 >> 营养知识 >> 维生素 >> 正文

维生素是怎样流失的?

2010-03-05维生素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  3、肠道细菌生长抑制

  使用抗生素、抗病毒药物以及某些抗肿瘤药物,同时杀灭了消化道有益的细菌,使之合成维生素的量减少,可引起某些维生素,如维生素K、维生素B6和尼克酸等的缺乏。

  4、需要量增加

  生长期儿童和青春期青年,在生长过程中对维生素的需求较正常多出数倍,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,其维生素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,重体力劳动及特殊工种的工人因为出汗多或肌肉能量消耗较多,也会增加维生素的需求量。另外,长期高热和慢性消耗性疾患的患者等,需要量比一般人要高。

  5、食物储存及烹调方法不当

  弃掉烹调用水,则会使水溶性维生素损失。煮粥或炖肉时加碱,维生素B1便被破坏。维生素C在储存及烹调时最易破坏。我国膳食中蔬菜较多,但以熟食为主,所以实际摄取量比按新鲜样品的计算值要小。

  6、药物因素

  许多药物可影响维生素的吸收、利用及在体内的代谢,并由此造成维生素的缺乏。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,人们很容易获得药物;又由于医院分科的细化,患者常因几种病而不得不接受各科医生所开的处方,这些药物对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,如长期大量使用利尿剂等会使维生素排出量增多。

<<12>>
猜你喜欢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