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养知识
食物营养
饮品营养
科学饮食
主妇厨房
饮食文化
菜谱大全
排行榜
精彩回顾
您的位置:首页 >> 饮食频道 >> 科学饮食 >> 饮食指南 >> 正文

木糖醇到底是不是糖?

2009-06-16饮食指南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  木糖醇成为糖精的后继者

  在酸甜苦辣咸当中,人们最喜欢品尝的就是“甜头”。但是对于蔗糖,人们却是又恨又爱。爱的理由很简单,因为甜头几乎人人天生都爱。恨的原因也很简单,首先,蔗糖吃多了之后会产生令人头疼的蛀牙问题。

  安辛欣告诉记者,龋齿形成的一个关键就是蔗糖在口腔中遇到了致龋的微生物,它会发酵产酸,酸又腐蚀了牙齿,最后形成了一个龋洞。一直以来,科学家们都在寻找一种可以替代糖的物质。这种物质在营养价值和口感上可以与糖媲美,但它在口腔中却不会发酵产酸。如此一来,因为嗜甜而导致龋齿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。

  19世纪70年代,居住在美国的俄国化学家法利德别尔格在这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现。他从又黑、又黏、又臭的煤焦油中提炼出甲苯,经过硫酸磺化、五氯化磷和氨处理后,再用高锰酸钾氧化,最后经过结晶、脱水而得到了一种特别甜的白色结晶体。他把它叫做“糖精”,并测出它比蔗糖要甜500倍。

  法利德别尔格立即宣布了他的发明,并在美国获得了专利。后来,这位化学家迁居德国,并在那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从煤焦油中提炼糖精的工厂。糖精就此开始闯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,并引领了百年风光。

  上世纪70年代开始,人们渐渐对糖精的安全性产生怀疑。1977年,加拿大的一项多代大鼠喂养实验发现,大量的糖精可导致雄性大鼠膀胱癌。此后,在国际上,糖精的使用受到一定影响,欧美国家糖精的使用量不断减少。

  一直以来,科学家们仍旧在寻找蔗糖的替代品,1931年,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和贝伦物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类木糖醇,此后,木糖醇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。

猜你喜欢
相关阅读